近些年,电影行业竞争越发紧张,每逢重要时期,热门电影之间似乎总有人预测将爆发一场“激战”。比如,有人担忧《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》与《封神2》会正面交锋,实际上这其中有很多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。

不同风格自带不同受众

电影的风格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观众的喜好。《封神》采用了西方魔幻巨片的风格,尽管它的故事背景源自中国。记得《封神》第一部上映时,场面和特效都相当用心制作,但那种玄幻夸张的风格,让人联想到《指环王》等西方大片。我周围的许多老年人看了一会儿就放弃了,表示不适应这种风格。相较之下,《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》则充满了武侠气息,这是中国传统的风格,吸引了从青少年到中年人的广泛关注。

风格明显显示出他们目标读者群的不同。以我的一位朋友为例,他痴迷于武侠小说,对《封神》系列毫无兴趣。而我的表弟偏爱西方魔幻题材,一听到《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》的书名,连看都不看就失去了兴趣。

明星影响力有差别

明星的作用不可忽视。在《封神》第一部中,费翔成为一大亮点。然而,到了第二部,其他男星的影响力就变得不确定了。一些流量男星曾遭遇负面新闻,他们还能吸引多少观众是个未知数。而在《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》里,肖战拥有庞大的粉丝团,且粉丝忠诚度极高。他的加入让电影宣传变得轻松不少。我印象中,肖战参演的剧集还未播出,他的粉丝就已经开始期待并宣传了。他任何与电影相关的小动作都能引发热议,这种热度对电影上映大有裨益。

故事内涵大不相同

不同口味的观众会被故事深层含义所吸引。《封神2》续写神话传奇,聚焦于人物间的权力斗争等元素,这是玄幻故事中常见的主题。而《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》所展现的家国情怀与侠义精神,显得更为深沉与庄重。2019年,我参与了一场文化活动,活动中提及了许多经典故事所蕴含的文化意义。例如,《射雕英雄传》这类武侠故事中所体现的爱国爱民思想,深深触动了中国人的心。因此,《封神2》更偏向于以奇幻冒险吸引观众,而《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》则能凭借其内涵引发观众的强烈情感共鸣。

营销宣传目标不同

营销策略针对的是不同的观众群体。《封神2》为吸引观众,很可能还是会着重展示特效场面和剧情的神秘感。而《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》则可以利用徐克导演的名牌效应、金庸原著的强大影响力以及肖战的人气,三者结合发力。在宣传时,电影可以突出其武侠特效的制作水平和对原著的忠实还原。徐克导演过往的武侠片在宣传时,也是以独特的武侠视觉效果为卖点。这两部电影无需在营销上相互竞争,各自发挥优势,就能精准触达目标观众。

国际市场的不同定位

这两部电影在国际市场的定位并不相同。《封神2》以西方魔幻风格呈现中国故事,并推向全球,需应对国外同类大片的挑战。相较之下,《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》凭借其武侠特色、徐克的国际声誉、肖战的海外粉丝基础,以及金庸作品中展现的东方文化魅力,具备较强的竞争力。据2021年的数据分析,海外观众对东方武侠文化表现出浓厚兴趣。《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》在文化传播方面具有显著优势。

各自面临的舆论风险

射雕英雄传大军来袭_射雕英雄英雄传_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

上映之后,这两部电影也将遭遇各异的舆论反响。《封神2》若剧情与特效未能达标,可能会被指责缺乏创新。《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》则需经受原著粉丝的严格审视。一些粉丝对之前的武侠改编作品颇有微词,对服装、道具、剧情改编诸多不满。肖战的演技和造型亦会成为热议的焦点。尽管如此,这些舆论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提升影片的关注度。